
Ena 和Agus回鄉
印尼籍宣教士Ena 和Agus在五月份回印尼一個月。此行相當豐富,不但在印尼各堂會講道及分享信息,參加差會宣教營、與印尼差會高層商討在香港的宣教事工發展等。Agus也有三天,參加在別島的宣教課程。他們夫婦二人更探訪十多個家庭,鞏固已回鄉的印尼姐姐的基督教信仰,還有姐姐為Ena 和Agus禱告,祝福她們在印尼的旅程。此行,雖然有些家庭的父母是伊斯蘭教徒,但對Ena 和Agus的探訪還是歡迎的。
雖然他們離開香港一個月,但白田中心的姐姐們很喜樂地回來參加崇拜。她們唱詩歌、彈琴、一點也不鬆懈。Ena亦邀請了幾位傳道人到來分享訊息。
Ena和Agus到港後,第二天便與我們商討在香港事工的發展,她們的異象是在香港成立印尼人教會。雖然她們倆已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,但對香港成立教會的要求還是不太清楚。
I. 要成立教會前的挑戰
1. 要擴大印傭聚會人數
經過兩年多的疫情,社會運動及移民潮,印傭也渴望回鄉探望家人。只是在這半年,光啓已看到很多姐姐急於回鄉,有些還留在印尼不回來。
除此以外,由於香港人口老化,不少需要照顧長者的家庭,都不大願姐姐周日放假,使得姐姐失去周日的敬拜及參加團契機會。
2. 派傳單的挑戰

雖然白田中心附近有公園,但姐姐們不習慣和陌生的印傭派傳單,也避免和伊斯蘭教信徒接觸。
3. 開展新機會的困難
Ena想過周四晚上讓周日不能參加團契的印傭到白田中心,分享神的話語。她也想接觸在港的印尼籍華僑,據說她能接觸到的有二百多名華僑,希望為他們傳講「好消息」!
半職宣教
4. 半職宣教
因為印尼的現時經濟,差會也有它的困難,所以不能全力支持Ena夫婦的生活費。因此,Ena要在香港的印尼銀行做兼職,Agus開始讀神學,希望能在周四晚上或探訪華僑時,多些分享。
5. 香港教會
我們曾經參加香港數間差會的印傭事工分享會,差會的同工們也致力推動本地印傭宣教。但得來的效果不是太理想,可能是會眾人數下跌、經濟有壓力,更有些對印傭事工不太了解,也缺乏關心。我們仰望主施恩感動他們。
II. 外傭需要更多資訊
最近有媒體報導,有些不良的機構利用外傭,給她們少許金錢去開銀行戶口,利用她們來「洗錢」,有些更借錢給外傭,若無力還款,便在僱主的家門淋紅油,逼使顧主為外傭還債。另外,不時見到外傭在公園銷售食物或物品。由於她們不明白香港法律,若然被遞捕,便失去了外傭身份在港工作的機會,再也不能來港打工了!
III. 耶穌的認許

耶穌回答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有信心,不疑惑,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,就是對這座山說:『你挪開此地,投在海裏!』也必成就。 你們禱告,無論求甚麼,只要信,就必得着。」(馬太福音廿一21-22)
神的奇妙帶領
有一位印尼華僑Susan主動尋找Ena,然後加入白田中心的服事。我們非常感謝神,若不是祂施恩典,我們又怎能請得香港的傳道人到白田中心分享?Susan 更為巴淡島的同工Angie來到香港時為她作傳譯呢!
IV. 信心的應許
神原不需要與人合作,祂自己能成事。但神願意使用我們,改變我們成為神更好的器皿。光啓雖是微小的機構,但靠著神,我們能在巴淡島與宣教士合作,成立基督教幼稚園,祝福很多孩子及家庭。
為了本地跨文化事工,向印傭傳福音,Ena 會鼓勵會員們帶同朋友到來,也省卻她們到公園的尷尬。另外,大家如有認識的印尼姐姐,可否介紹她們到白田中心?若知道附近有印尼華僑,也可以介紹給我們,或自由奉獻支持我們成立印尼人教會。
Ena 的電話 (852) 5438 6428及電郵 enapudiyaningsih@gmail.com
Agus 的電話 (852) 5294 8973及電郵 agusyunas2016@gmail.com
FaceBook: Indonesian Baptist Ministry-Hong Kong

V. 感恩及代禱
感恩六月份短宣到訪巴淡島及L&H順利完成。
2. 請懇切為成立印尼人教會禱告。
3. 請為Agus讀神學禱告,五十多歲才開始讀,他覺得有些困難。
4. 請為Solar Act Batam的主席禱告,她的工作忙碌,另外她對數字有很大的困難。
5. 請為L&H尋找新校長禱告。
6. 請為七月中旬到訪L&H學校禱告。此行有陳長佬負責三天的老師訓練課程,我們也要拜見 伊斯蘭教的教育局。
7. 請為L&H學校成立教會禱告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