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懼疫慌

光:耶穌基督是真光,能照亮一切的黑暗。
啟:靈活地把福音傳給創啟之地。
行動:不把「大使命」當作口號,要積極行動。
請不要誤會,以上不是賣廣告,而是有感而發!
二月份是農曆新年,可惜香港像是坐過山車似的,由高處急速跌下。不但失去原來的歡樂,卻換來更多困擾、恐懼和驚慌!變種病毒Omicron與及政府的應變手法,我在這裏便不多說,大家心裏明白便算了!
究竟明日如何?何時才走出困境?我們的主明白我們的困苦嗎?
一、耶穌是光的源頭
那裏有光,就不怕黑暗。
原來「不要害怕」(Fear Not) 一詞,總共在聖經出現了365次!
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,也不收,也不積蓄在倉裏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。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?何必為衣裳憂慮呢?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;它也不勞苦,也不紡線。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花一朵呢!你們這小信的人哪!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!所以,不要憂慮說,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?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,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 (太 六25-33)
我們的身份:耶穌透過登山寶訓及主禱文教導我們知道,我們可以稱呼神為我們的天父。噢!這是何等重要的稱呼!我們是神的兒女,哪有父親不顧惜自己的兒女?況且天父更是全知、全能及全在的呢!
要有信心:耶穌透過大自然給我們確據:飛鳥、百合花、野地的草,天父都看顧,那為甚麼我們要憂慮?憂慮並不能加添壽數,反會折壽的呢!
不要像外邦人:耶穌警告我們要作好見證,不要像那只求偶像的外邦人一樣,失去平安及喜樂。我們要追求的不應是外在的東西,而是天父的國和義!
二、靈活地把福音傳給創啟之地

政府下令關閉所有的宗教場所,至今已有二個主日。幸好現時很多教會已有網上直播及錄影等途徑舉行崇拜,而團契小組及部份會議也可以透過線上媒體進行。

另類方法幫助長者
最近有機會與一位長老交談。原來他及團隊正透過簡單的USB儲存器,把每天的靈修內容記錄下來,然後再發給小組內的各位長者,鼓勵他們持續靈修,親近神。

那香港是創啓之地嗎?
在宣教學來說,創啟之地是指宣教士不能以一般途徑申請簽證進入,而需用創新方式進去宣教的地方。因此,表面上香港並不是創啟地方;但在港的少數族裔(如南亞裔和印尼傭工)卻是來自創啟地方的人。宣教士很難申請到簽證進入他們的原居地,有些更被禁止在那些國家宣教呢!我們基督徒當如何關心這些「福音未得之穆斯林」呢?須知道不少宣教士千辛萬苦地申請簽證進入創啟地方,就是要向這些穆斯林傳福音,然而神竟把他們引帶到香港來,還進到不少基督徒的家裏呢!

「回歸」的宣教士成為新動力
現時有宣教士們從各地歸來,他們在港積極地向異文化的少數族裔傳福音,不但推動了部份教會,差會與及一些信徒和僱傭中介等。宣教士為在港的少數族裔,興起一片「咫尺宣教」之風。
另一方面,有機構如「亞洲歸主協會」下的「印尼家傭關愛組」,都開始自己製作福音短片及網上短講,來鼓勵信徒多些關心在身邊的異鄉人!
三、行動:不把「大使命」當作口號,要積極行動
根據「香港教會更新運動」在二零一九年的全港教會調查報告顯示,香港很多教會正面對着不少困難。如:信徒人數下降,牧者年齡老化,更有不少堂會鬧主任牧師荒。此外,宣教動員及資金也持續萎縮!
神鼓勵信徒積極行動
看來疫情真的把我們的慣常行為打破。神是否要大家做新事?

另類的服侍